实施主体层次差异,可将政务知识传播与共享分为个体知识传播与共享、团队知识传播与共享以及组织知识传播与共享。个体知识传播与共享属非正式知识传播方式,在政务知识传播与共享子系统中居于基础地位;团队知识传播与共享包括正式团队知识传播和非正式团队知识传播,是连接个体知识传播与组织知识传播间的“桥梁”;组织知识传播与共享属正式传播方式,是电子政务系统知识传播与共享的主体方式。按个体知识传播与共享的诱导因素差异,将其进一步分为彰显型、交流型、中介型和求助型四种类型,并分析各类型的基本特征;尔后,分析了个体知识传播与共享所需的各神媒介支持,并提出了提升个体知识传播与共享的效率和有效性的相应措施。对于团队知识传播与共享,分析了其中的正式团队知识传播与共享与非正式团队知识传播与共享各自的特征,并基于上述特征提出了相应策略与方法以提升团队层次知识传播与功效效益。对于组织知识传播与共享,首先分析了其所具有的“传播”与“管理”的双重职能,提出了实现有效组织知识传播与共享的相应策略;其次,提出并分析了推送式知识传播与拉取式知识传播的内涵、区别以及二者间的整合策略;最后,本章还介绍了一种简易的知识动态传播模型,讨论了模型特点,并给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目的在于抛砖引玉、拓展思路。
政务知识推送系统与政府知识门户分别是政务知识推送式传播与拉取式传播的主体实现模块,同时也蕴涵了两者间的整合思想与策略。建立知识主体的知识需求模型的本质在于确立知识与知识接收者间的对应关系,进而确保将恰当的知识传递给合适的人。本章深入分析了建立知识主体的知识需求模型的技术策略,通过於方法确立知识主体与政务知识间的对应关系。同时,还讨论了当知识主体需求异动时的模型调整策略。就实现方式而言,知识推送包括非自动知识推送与自动式知识推送两种,前者又可进一步分为知识培训、知识投递和知识公示等方式,每种方式都有各自的特点;自动式知识推送通过建立知识自动推送系统实现。本章设计了知识自动推送系统模型架构,并对其结构与功能进行了说明。最后,本章分析了政府知识门户的相关主体及其职责,设计并分析了政府知识门户的常见结构及其功能。需要指出的是,知识自动推送的“强制性”会导致知识过载以及带宽浪费问题,而单纯的知识拉取也会束缚知识应用效率、增加知识主体的精力与时间投入。因此,需要将知识推送与知识拉取有机结合。
归纳与总结前述内容,可得政务知识传播与共享子系统模型结构,如图6-21
所示。
(未完待续) 声明:部分资料来自合作媒体及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关键字:知识,传播,推送,共享,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