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培育、配置与营建。在知识管理领域,哈耶克〔如81131 丫00出) :)指出,某些知识是与特定地点、特定时间相关联的,即作为1 1的对象,知识本身具有很强的环境依赖性;知识必须应用在一个与其相适应的生产环境中,否则就难以充分发挥其价值,甚至毫无价值可言。故此,知识管理必须对企业环境给予充分考虑。另一位学者丫086811 041-3则精辟地认为,01是企业面对日益增长的非连续的环境变化,针对组织的适应性、生存和竞争能力等重要方面而作出的一种迎合性措施。可见,环境变化是催生1 1的因素之一,并作为重要的因素继续影响着XV的实施效果。
哈耶克的环境论是一种“朝内”的环境论,即知识具有环境依赖性,知识的价值创造、潜能发挥取决于系统的内部环境;同理,政务知识资源的具体应用和创新也与特定的政府组织内部环境分不开,需要有内部适宜环境组分的支撑。丫08 1 的环境论则是一种“朝外”的环境论,即任何组织系统都发生、
发展于相应的系统环境中,而系统环境又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当组织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后,组织内部就要作出相应调整与变革以使自身能够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这是系统得以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电子政务系统不仅要关注政府组织内部的环境及其变化特征,同时也必须对政府组织外部的诸多环境要素给予测度,并因应其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必要的时候,可依据政府组织角色的特殊性,对其外部环境要素进行必要的、力所能及的培育与改造。
我们将上述两部分环境组分统称为电子政务的生态环境,如图2-6所示。其中,政府组织内部环境是相对于电子政务技术子系统而言的环境,包括行政理念、行政文化、行政规划、行政规程、价值观念、激励机制、组织结构和人力资源等。拓展狭义电子政务系统(亦即电子政务技术子系统〉边界,直至涵盖上述政府组织内部环境要素,就得到了具有“社会-技术”双重属性的电子政务系统。此时,政府组织内部环境成为电子政务系统的组成部分,即系统的要素。作为理念和技术相融合的产物,电子政务的实施需要机械方法与生态方法的同步融合,需要技术子系统和生态子系统的共同营建。把电子政务系统比喻成生命有机体,政府组织内部环境就是其体液环境(血液和淋巴;|,这是其生存与发展所必需的。为了保障和维持其整体效率和有效性,必须对政府组织内部环境的诸要素给予重视并作相应的调整、变革与培育。这是电子政务系统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组织外部环境指特定的政府组织实施政务活动所处的文化环境、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科技环境、自然环境、市场环境,以及随着全球化进程持续推进后得到进一步凸显的国际综合环境。相对于政府组织内部环境,它位于电子政务系统边界之外,是电于政务系统真正意义上的“环境”,简称电子政务系统环
(未完待续) 声明:部分资料来自合作媒体及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关键字:环境,电子政务,组织,系统,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