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的协同。需要指出的是,主体协同力求避免冲突,不过冲突总是存在的。如此冲突消解策略亦是主体协同策略的必要组分。
表5-2政务主体协同交互策略分类
分类标准 |
分类内容 | |
主体位置 |
今同地异步协同 |
令同地同步协同 |
与协同方式 |
令异地异步协同 |
令异地同步协同 |
实施角度 |
0基于传递的协同 |
今基于共享的协同 |
协同媒介 |
令面向信息的协同今面向对象的协同今面向应用的协同 |
今面向知识的协同令面向工作流的协同 |
本章小结
提高政务知识应用的效率和有效性、提升政务知识交流与共享水平、增强政务知识创新能力以及提升施政主体对公众需求的反应能力等,这些是电子政务系统的基本目标功能。欲实现上述目标,就必须从做好政务知识集成与整合入手。
本章首先从介绍知识管理领域对知识集成研究的简要历程着手,分析了政务知识集成的内涵、知识集成与传统信息集成的区别与联系,归纳了政务知识集成的可能类型。
在电子政务实施过程中,欲实现对政务知识的有效集成与整合,不仅要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平台,还要采取有效的整合策略与方法。对政务知识的集成与整合应坚持“面向应用层次”与“面向对象层次”相结合的双线知识集成策略,依托V领域和传统信息集成领域的相关技术,将理念与技术进行有机融合。
按集成粒度差异,可将“面向应用层次”的政务知识集成进一步划分为面向活动的知识集成、面向流程的知识集成和面向应用主题的知识集成三个层次。本章深入分析了政务管理活动的要素及其结构,引入面向对象的技术思想,阐释了能够完整描述并支持具体政务管理活动的知识体结构。在面向活动的政务知识集成的基础上,以政务工作流为核心,分析其中各活动间的序列关系与约束机理,以此导引对相关知识体的整合操作,从而获得政务工作流的知识视图一知识体链。面向应用主题的知识集成以某一政务知识应用主题为核心,引入知识生命周期理论,按知识生命周期各环节的处理要求对相关政务知识、知识体、知识体链进行辨识、评估、选择(获取〕、转换、组装与维护操作,其结果集为政务知识簇。
依抽象的政务知识系统层次结构,可将“面向对象层次”的政务知识集成
(未完待续) 声明:部分资料来自合作媒体及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关键字:知识,政务,协同,集成,面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