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知识摄入与获取的组织文化。
由于知识主体主观能力限制以及客观环境的日益复杂,外显化不能仅限于对知识的编码化与存储,它需要“辨识4获取4表示—求精—编辑4存储”等知识链结点的有序支持(图7-4〉。通过辨识活动将知识主体的精力聚焦于对组织重要并且组织需求迫切的目标知识集,尔后实施知识表达、知识发现等获取过程。对所获得的知识按其结构化程度差异,设计或选择相应的知识表示方法(如产生式、语义网络、案例等〉,完成知识表示过程。为确保政务知识库的有效性与运行效率,对完成表示的政务知识展开进一步求精过程(如并基于组织当前应用环境对其展开相应的编辑工作,从而提升外显化知识的背景匹配度。最后,针对所采取的不同知识表示方法选择相应存储策略完成知识存储过程。
图7-4完备知识链结点支持下的知识外显化过程
需要指出的是,知识的外显化是促进隐性知识传播与共享的关键步骤,然而外显化尤其是I型外显化,把个体知识推向团队知识甚至组织知识,这将会使知识领先个体丧失优越性并可能导致利益损失,而员工对此往往持消极态度甚至直接抵制。因此,组织需要积极培育和完善相应的生态环境,以消除其知识外显化的障碍因素。
组合化。
传统的知识组合化是将孤立、零碎的显性知识进一步集成与系统化,从而创造新的显性知识的过程。组织内新的规章制度的制定过程就是知识组合化过程,它是在对下属各部门团体的显性意见进行汇总和协调后得到的。知识的组合化将分散的、团队层次的显性知识进行收集、编辑和整合,从而得到新的、组织层面的显性知识。它是团队知识向组织知识〈01明012&1丨0!1&1 1 110 16686 转化的基础途径。
我们通过知识链的“集成”结点实现对知识组合化的有效支持。需要指出的是,此处的“集成”不仅实现对巳编码知识的有机整合,还要对非编码知识以及知识借以向价值转化的物理业务过程进行有效集成,从而形成具有较高系统性与协同性的大粒度知识体。如此,一方面可以增强组织对复杂环境变化的应变
(未完待续) 声明:部分资料来自合作媒体及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关键字:知识,组织,组合,显性,过程